DB1402∕T35-2024 农村颐养之家服务指南(大同市)
ID: |
40F291210AE04FA897B1E67EE7C7B7D1 |
文件大小(MB): |
0.33 |
页数: |
1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080,CCS A 10 1402,大同市地方标准,DB1402/T 35—2024,农村颐养之家服务指南,2024 - 08 - 22 发布2024 - 11 - 22 实施,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402/T 35—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服务对象1,5 服务模式1,5.1 集中供养 1,5.2 日间照料 2,5.3 定期巡访 2,5.4 结对帮扶 2,5.5 邻里照护 2,5.6 社会养老 3,6 服务内容3,6.1 助救3,6.2 助餐3,6.3 助医3,6.4 助洁3,6.5 助购4,6.6 助娱4,7 评价与改进.4,附录A(资料性) XXXX 镇(乡)特困人员清单 5,附录B(资料性) XXXX 镇(乡)集中供养老年人清单 6,DB1402/T 35—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大同市民政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大同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TS/TC 0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同市民政局、大同市养老服务中心、大同市家怡养老院、大同市热橙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夕阳红老年公寓、天镇县康宁医院、西坪中心敬老院、麦斯达夫标准化服务(山西)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升、宿权、范俊、池玉宝、张伟、高宇、马淑芳、张杰、张满禄、冯熙睿、,曹刚、武治娇、张曼、王钊柱,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1402/T 35—2024,1,农村颐养之家服务指南,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村颐养之家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及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大同市农村颐养之家机构的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2195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DB14/T 1897 养老机构服务评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颐养之家,以居家为基础、乡村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形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4 服务对象,有县区户籍或县区常住五年以上,60周岁及以上的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户、防返,贫监测户、无生活自理能力且子女无法照料或无赡养能力的老年人和70周岁以上空巢、失独、独居老人,5 服务模式,5.1 集中供养,5.1.1 服务人群:主要为被民政部门认定为特困人员的老年人,以及尚未被认定为特困但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人照护6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5.1.2 服务流程:,a) 筛选梳理。对本区域的特困人员进行梳理调研,同时筛选出确需照顾的老年人,并形成《XXXX,镇(乡)特困人员清单》(见附录A);,b) 调研走访。针对清单中的老年人进行走访调研,了解需求,并征求老年人意愿,是否愿意入,住集中供养机构,有意愿的形成《XXXX 镇(乡)集中供养老年人清单》(见附录B),无意,愿的人员形成花名册,此类人群为定期寻访、结对帮扶、邻里照护模式下服务的对象;,c) 签订服务。在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与老年人或者监护人沟通提供服务的内容,并与老年,人或监护人沟通,签订服务协议;,DB1402/T 35—2024,2,d) 提供服务。按照协议提供服务,其中基础服务应包括: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委托服务、医疗服务;,e) 服务评价。相关部门或机构宜定期对照护质量进行跟踪,进行老年人/监护人服务满意度调查,宜按照本文件第7 章内容进行评价,5.2 日间照料,5.2.1 服务人群:行动方便、子女日间不便照顾的老年人,5.2.2 服务流程:,a) 评估调研。依据GB/T 42195 中的内容对来访老年人进行身体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留存;,b) 签订服务。根据评估结果与老年人或监护人确定照护时间,最终签订服务合同;,c) 7 日跟进。签订服务后,宜对老年人开展7 日跟进服务,对老年人适应情况(包括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进行跟进,及时掌握老年人状况,若存在不适应的情况及时与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处理后续;,d) 提供服务。在无异常后,建档入册形成服务档案。老年人在日间照料中心或村颐养服务站时,应有护理人员进行登记,并记录相关行为。此模式提供的基础服务除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进餐提醒服务、基础清洁服务、文娱活动服务外,还应具有医疗照护服务;,e) 服务评价。宜按照本文件第7 章内容进行评价,5.3 定期巡访,5.3.1 服务人群:定期电话问候、上门探访空巢、独居老年人,5.3.2 提供服务者: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镇医疗部门医生,5.3.3 服务流程:,a) 制定计划:提供服务工作人员应制定巡防计划,计划中应包括巡防的时间、频率、对象、形,式、服务等;,b) 走访调查:落实巡防计划,对服务人群进行调研走访,提供助医、送餐、保洁、救治、陪护,等基础服务,同时了解需求,若存在现场无法提供的服务,应进行记录并形成《巡防需求清,单》;,c) 补充服务:在现场巡防后,宜对所需提供的医疗服务、救治服务协调人员,确保服务时效及,质量;,d) 服务评价:宜按照本文件第7 章内容进行评价,5.4 结对帮扶,5.4.1 服务人群:全镇(乡)老年人,5.4.2 筹备流程:,a) 协调工作:联系市县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
……